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充滿回憶的桃源街牛肉麵大王


這天,因事到了寶慶路,正是中午用餐時間,想到了爸爸最愛的桃源街牛肉麵大王,臨時起意去回憶了一趟。


外面的招牌不在了,不知是否在換新中,所以立面騎樓上光禿禿,不過客人可是一樣多!跟許多麵食餐館一樣,牛肉麵大王的廚房設在臨騎樓的外側,二三位師傅忙碌不已,大鍋翻滾的熱湯,不斷地煮著麵,旁邊的檯上至少排著20~30個碗,有些已將放入剛煮好的麵,有些正在加入美味的牛肉湯,當然有些是剛補充上去的空碗,那個陣仗,讓人就覺得好新鮮、好好吃!


從側面的入口進去,一眼瞧見的真是座無虛席,門邊一位先生持續地以平板的聲調招呼著客人,應該是講太久所以只能平著聲調,不見高亢激昂;另一位先生近身帶位,先問「幾位」,再問「紅燒還是清燉」,每個客人從進門到坐下安頓,不到兩分鐘,熱騰騰的麵已經端到眼前,一切準確快速,不囉唆!


我被帶到一張小方桌,一邊都只有一個位子大小的小方桌,坐下時已有一位先生吃著清燉牛肉麵,我坐下算是併桌,我的麵還沒端上,就另有一位小姐被安排到此桌來,因此,一張小桌上的三人,全都是不認識的陌生人,如果不是另一邊已是落地的空調機,可能還會坐上第四人。中午用餐,可沒人抱怨併桌的事,大概反而欣賞這樣的效率吧!大家雖各自沉默地吃著自己的麵,空氣中卻有一種共同對美食的欣賞氛圍,sisi-susu的喝湯吸麵的聲音,還有飄溢迴盪的紅燒牛肉香氣!


我點了紅燒牛肉麵,加了酸菜與辣油,爸爸也愛這樣吃。酸菜依舊是乾炒的,一如過去,總覺得它有點輕微的焦碳味,或許最早最早是用煤碳爐炒的?辣油好像有點不一樣,因為有一些鹹的辣椒醬在底下。不過,麵與湯頭倒是沒什麼改變。吃的第一口牛肉,邊緣有少許筋,燉得軟爛不澀,十分入味。牛肉是切片的,不厚不薄,吃來輕鬆不費勁兒。


抬頭望了望,麵館的裝潢仍是多年不變,除了我坐的這種四人小方桌,也有部份是可以坐六人左右的圓桌,二樓還有座兒。「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牌子掛在牆上,另一面牆掛著簡單乾淨的菜單與價目表,牛肉麵與牛肉湯都是150元,牛湯麵是100元,招牌的粉蒸排骨也賣100元,還有豬腳麵,也賣100元,倒沒見什麼人嚐。這價目,押著972月的日期,應該是調價一年了。


吃著麵,回憶迅速升起,我印象中,可能是從一碗麵32元開始吃起吧?爸爸愛吃牛肉麵,在我們小時候,這算是奢侈品,總要好一陣子,爸爸才會帶全家到桃源街來吃這美味的牛肉麵,他總要放上一大匙辣油,當時的辣油應該是真的牛油,天冷會結凍的那種,因為紅燒與辣椒,所以夏天的辣油總是透明紅澄澄的,冬天則是鮮豔漂亮的深橙色!以前記得也賣細粉,還有粉蒸肥腸,現在不知是否還供應。


記得最清楚的一次,應該是我上小學前的那一年暑假,爸媽帶著全家到烏來雲仙樂園去渡假,搭台車、纜車,釣魚、開碰碰車,還在雲仙樂園的小洋房別墅住了一晚,之後,帶我們回家之前就是到桃源街的牛肉麵大王打牙祭的!這樣一趟,應該是爸媽攢了很久才能給我們的一次歡樂行程,畢竟當時他們二人都是辛苦的教員,每月所得有限。這樣的假期與牛肉麵,加上時光變遷,在記憶中變得格外幸福美麗!


爸爸,桃源街的牛肉麵一樣美味!雖然辣油好像有點變化,可是仍不損它在我們全家人心中的「大王」地位!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林大姑與金桔果醬在冬末的週六



有一個喜歡烹飪過日子的姐姐,真是幸福!


我們家林大姑,也就是我可愛的姐姐,是個喜歡烹飪過日子的人!她熱愛烹飪藝術,也愛品嘗各種美食!我們全家因此而無比幸福!


周末回到楊梅,她若興致好,那就會從廚房變出一道又一道的佳餚!


她的拿手菜包括了Pizza、義大利麵、西式濃湯(蕃茄、毛豆、胡蘿蔔等)、西班牙海鮮飯!還有果醬(金桔、櫻桃、藍莓、草莓等等)cheese cake、法式鹹派、布丁.......


這兩年春節過年,我們家的餐桌上少了許多傳統年節食物,一方面是讓媽媽輕鬆些,不要為了準備大量的年菜而累翻,另一方面也因為姐姐想要換口味,也施展一下她的手藝。於是,我們家的過年年菜經常中西合璧,吃得開心沒禁忌!


林大姑以前有個惡習,特愛買果醬,一瓶沒吃完,又買一瓶,冰箱中經常好多瓶瓶罐罐,都是不同口味的果醬。這兩年,為了不再買昂貴的進口果醬,也是興趣與不服輸,她開始自己做果醬,一試就成功,大受好評!(依大姑小姑的共同看法是:「做菜,也是要有天份的!」呵!)


上週,算是冬季的季末吧,繼三週之前的六公斤藍莓,她又採購了六公斤的日本進口金桔,要來熬煮果醬。為什麼是日本金桔,除了特有的柑橘芬芳香氣,重要的是它的水份較少,比較容易煮出成功的果醬。我的POLO小車載著六公斤的金桔回楊梅,周末的廚房變成中央工場,我與嫂嫂都成了臨時女工,幫著姐姐剪碎金桔,加上要挑出種籽,免得熬出的果醬會有苦味,所以費了不少時間。隨後加上許多檸檬汁還有粗粒冰糖(這些都有固定比例的,請原諒我手上一時之間沒有計算公式),攪拌並浸泡一整晚,讓金桔的水份釋出,也溶出許多果膠,這會讓果醬有自然的濃稠口感,而不必另外添加吉立丁或洋菜等添加物。


週日上午,大姑起了大早,就開始熬煮果醬,辛苦地像個巫婆般,不斷攪拌爐火上的果醬,要把起的白白泡沫慢慢攪拌煮到消失、煮到汁液濃稠不太容易滴落,才算完成。離火之前,先再加一次檸檬汁,進一步強化香氣與酸味;離火之後,則趁餘溫尚在時,搓一些檸檬皮碎屑加入,香氣就更完美啦!


裝瓶,封罐,這一週,我們完成了大大小小26瓶果醬!其中21瓶在完成之後就決定了賞味的主人,僅剩的五瓶,跟媽媽開玩笑說,先留在楊梅,但是要在瓶子上貼著「有毒勿食」的字樣,免得不小心被偷吃或誤送給別人,那就剩得更少囉!


沒有吃過我們家林大姑的果醬的人,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有這樣的好評!可是我也沒辦法分贈全天下有興趣一嘗的朋友都試試這鮮美滋味!只能告訴你說,嘗過了,就麻煩了,因為你會再也無法忍受市售的果醬,覺得它們的口感都「假假的」!相信我,我們家林大姑的果醬,真的是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