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2006「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建築展--策展理念


轉貼原始MSN分享空間之BLOG文字

我們可以這樣生活--策展文字完整版

展場入口的策展人的話,是精簡過的版本,因為多數觀展的行為是不可能花時間閱讀長篇大論的。
為了灌溉一下這個荒廢已久的網誌,決定把策展文字的完整版貼上來,讓有機會看到的好友們可以評論指教一番。

《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展覽 - The Unbuilt Lifestyle策展理念20060831

文/ 林芳怡

談到生活型態或生活風格--Lifestyle,在台灣,是一種時尚,大家朗朗上口。
穿
什麼品牌的衣飾、上什麼樣的餐廳、看什麼樣的展演藝術、週休二日上哪裏去玩……
下班之後去跳拉丁舞、學瑜珈;一定要懂什麼是「慢食」、「樂活」……
我們把生活過得忙碌充實,深怕跟不上時代、沒有自己的「生活風格」。

服飾、飲食、休閒、藝術活動等成為現代人談論「生活風格」的重要元素,不過,在這些討論內容中,「空間」這個要素經常是缺席的。多數人對生活型態的描述上,都缺乏對「空間」的想像。

其實,生活內容如水,盛裝的空間如瓶;空間是生活的容器,對於生活內容與型態具有「改變或形塑」的能力。或許就因為「容器」的概念,空間經常被視為想當然爾的「場景」,從未是「生活風格」中被關切討論的主角。

但是,你能想像在高談「生活風格」的內涵與行動時,是沒有合適的空間環境氛圍做為關鍵基礎的嗎?環境與行為是互為影響的,缺乏某些環境空間條件,特定行為便無法發生。意謂著,極有可能因為某些空間未能被建造出來,因此部份特定的生活行為遂未能發生。

「The Unbuilt Lifestyle」,未曾被形塑的生活方式,其實想說的是背後的意義:未能被實踐的空間環境。也就是,如果某些空間環境被營造完成,「我們便可以這樣生活」。

在人類建築文明與思考歷程中,未完成的方案(Unbuilt Project)一向都有它的能量與重要性。即以最近的歷史例證來看,在上一個世紀初期,現代主義風起雲湧之際,對於科技與未來充滿期待與想像,義大利建築學家St. Elia以木刻版畫表現的未來派城市空間,聳立的建築與立體交叉的交通系統,現在都已實現;1920年代,Mies等現代主義大師提出的透明玻璃摩天大樓,至今看來也已是尋常建築;1960年代,英國Archigram學派的教授與建築師們對建築與城市生活的想像,都充滿前瞻指向。

追溯歷史,Unbuilt Project有其宣言性、預言性的地位;也經常透過展覽來宣示、引發進一步的討論與研發。Unbuilt Project保有最純粹、或最大膽的創作想像,因而得以對當代設計思考、對工程技術、對社會人文提出疑問並指出方向。有些建築師、空間創作者與思考家,終其一生的作品,都未曾被興建實踐,甚而有些建築工作者乾脆以「紙上建築」為創作的終極,只為持續保有「大膽、前瞻」的思考實踐空間。從此可見「Unbuilt」的正面性與積極性。迄今,在建築專業圈中,仍不斷地有各種Unbuilt Project的提出,展覽與討論會的舉辦也持續不墜。

而在台灣呢?

有人說,在台灣做建築,特別辛苦;的確,從社會現實、相關法令、技術支援等,要成就一件「成熟」的建築作品確實不易,歷程也艱困,理想夭折的案例無所不在。不過,更有人說,在台灣做建築,相當幸運;因為相較於歐美成熟穩定的社會文化與結構,台灣仍是新生之境,沒有成規、可以衝撞,只要敢試,機會隨時都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台灣的青壯代建築師們帶著勇敢一試的心情,不斷地在公共建築的競圖場上、在私人業主的委任之下,持續地在圖桌上勤耕。或許初衷目標多數是期待真正能「實踐」心血創作的空間作品,不過,過程中卻因種種因素而致使方案無法實踐。這些還在圖紙上、電腦中的影像,都是「當代建築」的印記。

「我們可以這樣生活」--The Unbuilt Lifestyle展覽,以未實現之個案做為模擬對象,如非競圖首獎作品、胎死腹中的方案等,旨意並非批判原有之評審或業主抉擇,而是呈現方案的設計概念或局部設計手法對於空間使用行為的想像開發。這些未實踐之個案通常是因為業主(評審)之視野、勇氣、價值觀,或者對技術未成熟的擔憂、預算無法執行等因素而停擺。但設計內容對於空間使用的前瞻想像及觀點,是非常值得分享或推廣的。

這次的選樣,並非技術面的不可行,而是設計者對空間的提案可能衝擊現有生活內涵、或可能是顛覆空間類型思考。相較於國際間以「Unbuilt」為名的展覽或出版計畫,這些選樣或許不夠激進(Radical),但是它們都具備一些啟發性(Inspiring),有機會讓我們一起反省或檢視對於既有空間範型的刻版印象。


還記的很多人小時候都寫過的作文題目:「假如教室像電影院」、「假如我家是……」,如今,因應生活型態的多元化,傳統空間機能與類型之間的界線也逐漸模糊,機場成為購物中心,也是博物館;道路變成公園、也可能是展演空間。本次參展的作品,如果以傳統的空間機能類型來劃分,包括了交通建築、學校建築、辦公建築、商業建築、休閒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等,涵蓋了現代人生活空間的諸多面向,也建構了都會人生活的空間場景。但是,在傳統類型之外,你看到了什麼?它們都試圖掙脫社會大眾對於類型空間的慣性思考,或多或少地期待能衝撞出一些新的可能,一些模糊但卻具潛力的空間型態,可以盛裝新的生活方式與內涵的機會。

在此,Unbuilt,是這些展出方案的「現在式」,不見得會是「未來式」。就因為這些選樣並非技術性的不可行,我相信,它們或許是目前暫時未能實踐,但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就能實際建造,讓我們能在那樣的真實空間中,進行、形塑更豐富的生活型態與風格。


透過展覽的內容,想鼓舞追尋新空間型態與設計創意的勇氣、追尋夢想的冒險精神。期待讓觀者產生對空間的「想像」與「想望」,從「我們可以這樣生活」(We could have lived like this.)到「我們想要這樣生活」(We want to live like this.),讓Unbuilt有機會To Be Buil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