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2007台灣社會企業國際交流論壇

今天到台大去聽了上次跟您提的2007台灣社會企業國際交流論壇」的研討會,與會的人數相當踴躍,據說比上屆舉辦時的人數成倍數成長,可見這個新興觀念已開始在台灣社會萌芽起步。

會中,主要先進行國外案例的介紹與說明:

第一個是葡萄牙的TELEMANworld的例子,主要是以”THINK”的模式,做為連結平台,引介身體不便的殘障人士為企業或有需要的團體提供電腦資訊相關的服務,TELEMANworld成為一個連結許多生理弱勢的tele workers,變成一個outsourcing的中心,為他們創造工作機會與利益。

第二個例子則是一個很年輕台灣女孩,與她的哈佛商學院同學(香港女孩),兩個人落實了他們得獎的一個商業計畫案,是到中國藏區找到犛牛,當地人用手工梳下的牛毧是相當高品質的纖維,所以她們找到合作廠商將牛毧紡成紗線,或織成高級圍斤,再透過國際通路行銷。同時,他們也協助當地家戶成立合作社,收購牛毧,也成立手工編織班,引進創新的設計,製造出高品質的針織商品,現在已有了自有品牌SHOKAY這個小女孩今天現身說法,談了前後不過二年左右的成功經驗。

第三個例子是香港的St. James Settlement的社會企業工作,主講人談了香港社會企業的發展歷程,也談到他們的經驗與多元化的經營方式,如何為身殘或經神障礙康復者等弱勢族群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包括了流動清潔服務、長者居家清潔服務等,也推動共同購買等,也有一些創意的觀點模式,像是交易服務(Service exchange)或發行Time coupon等。

第四個案例也是香港的,是關於香港最大的服務企業機構「東華三院」的一些經驗,從最初的庇護工場到支援性就業再到社會企業,一連串的歷程,也談到他們實際執行的社會企業類型,像是食品製作銷售、家居服務、清潔服務、餐飲服務、個人護理服務等,他們的「創毅蔬果加工及批發服務」就做得相當成功,讓很多原先輕微智障的弱勢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信心與尊嚴,也減少社會的負擔。

最後一個案例,則是分享了台灣主婦聯盟的「生活消費合作社」的歷程與經驗。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不過其中歷程的轉折發展,也讓我們了解到「合作社」模式在台灣法令工具的限制下,發展仍受束縛。

今天的案例中,歐美的經驗彷彿比較偏向「企業」,聽來是比較有「利基」的生意;香港的兩個例子,則都是由福利機構開始,希望找到更多機會提供弱勢生存的管道,並要能永續經營。不管哪一邊,大家都一樣需要看到market niche,找到現在被忽略或閒置的資源,將它們擺置在對的位子,形成商業的模式Business modelSocial Enterprise,也必需要是market driven,才有機會真正運轉,永續經營。有非常多配套措施,可能需要政府單位或既有的NGO團體(如基金會等)的配合與資源協助,才能起動或長期運轉。

基本上,SE還是企業的一種,必需能夠找到市場機會,必需能夠控制成本,必需能夠有效管理,它只是不以「牟取最大利益」為目標的營利組織。總之,SE是個新興、有趣、具挑戰性的企業模式,仍有非常多細節需要創意的想像、開發與嘗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