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每年吸引數萬人前往觀展交流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邀請了知名建築策展人Aaron Betsky為本屆大會訂定的主題是「Out There, 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它明白宣示了建築人對現今多數建築物(Building)因為受環境、法規、經濟、政治、社會成規等條件束縛的建築結果(單體建築或城市景觀環境)充滿了不滿,因此鼓勵所有人共同向更寬廣的邊域尋找「建築」的可能性。
Out There讓人連想到電視影集X Files的名言:「The truth is out there.」意思是The answer is out there, what you want is not here!如果不跳脫現今的條件或表面所見的現象,是認清或找到事物的真實狀態。所以被邀請的展出內容,多半不是目前我們熟知的建築個案,而是充滿實驗性的建築設計與思考,它企圖去「揭露」長期被機制規範而無法顯現或發揮的「建築」本質,也在找尋讓「建築」成為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生活之間的最佳存在關繫。
說不清楚的,就來做實驗!Betsky邀請了許多建築團體提出實驗性建築的想法與過程:
社會性的實驗—民眾參與的合作式設計,鋪陳了人與環境、設計之間的複雜性,也讓使用者的角色浮上台面加入設計整合,這樣的「建築」充滿合作的可變性。
技術性的實驗—結構、材料、營造如何突破現狀的束縛,什麼樣天馬行空的型態與造型都可能出現,反重力、自由形體都不是問題,重要的在於,這樣的「建築」如何提供了人們更寬廣的空間觀點與體驗。
科學性的實驗—人工如何製造出「生態」,如何讓我們面對真實地球環境的資源匱乏問題,以更永續的方式創作「人為的生態循環」,讓「建築」不再增加地球的生物足跡負擔,進一步能成為生態的共創者。
因此,我們看到Zaha Hadid與UN Studio的流體型體作品,是雕塑也是建築;Gehry的Serpentine Gallery重現構造與造型的創意;Droog討論越來越多的單身社群的生活型態與需求;Coop Himmelblau實踐了1960年代末期就提出的互動式建築,讓建築可以跟人的心跳互動,產生變化與聲響;Greg Lynn從兒童玩具的塑料模具中產生靈感而設計的玩具家具;台灣館則探索了夜間城市的活力與特質,還有許多許多…….
Created with Admarket's flickrSLiD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